中铁二十局一公司:平凡人生,劳动不凡——向劳动者致敬,点赞

时间:2024-06-30 18:19:51 分类: 来源:

劳动是中铁者致赞一切幸福的源泉。生活的局公敬点美好,社会的司平生劳进步,源于平凡艰辛的凡人凡劳动。习近平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劳动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中铁者致赞尊重劳动者,局公敬点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司平生劳主力军作用。”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凡人凡让我们一起把镜头对准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施工一线的劳动劳动者,展现和领略劳动者辛勤工作的中铁者致赞风采。

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简介

一公司郑万三分部桥梁二工班电焊工——张军正

张军正,局公敬点 33岁,司平生劳湖北公安县人,凡人凡中铁二十局一公司郑万铁路三分部桥梁二工班电焊工。劳动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气壮山河的誓言,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电焊工,用他手中的焊枪捍卫着项目的声誉。着眼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他凭着对焊接技术的热爱和高度敬业精神,不畏寒暑,潜心钻研,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高级焊工。别看他年龄不大,可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了,曾先后参加过我单位贵州、云南、连云港、北京等多个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在为集团公司郑万高铁的建设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郑万三分部钢筋工——-王其芳(左一)、陈正英(左二)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中铁二十局一公司郑万高铁三分部的施工现场就有许多“女汉子”的身影,王其芳、陈正英,就是其中两个。一个是80后,一个是70后,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地区,因为工作遇到了一起。工作中两人是完美搭档,生活中两人亲如姐妹。别看她们是女工,工作中却勇于挑战困难,干工作拼命,对困难不低头,精通图纸,会管理,对钢筋的制作、绑扎、焊接等各个工序熟悉了解,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在工友的眼中他们就是真真切切地 “女汉子”。

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她们用辛劳的汗水,浇筑着自己的梦想,用粗糙的大手,为郑万高铁的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独山毋敛古国项目钢筋工——黄朝明

黄朝明,57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毋敛古国项目一名普通的钢筋工,从事钢筋工种已经二十几年,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得进行钢筋绑扎作业。黄师傅来自四川达州,跟他一同到工地的有四个人,他们都是一个村子的近邻,都跟他一样是钢筋工。他说跟老乡在一起不孤单,有了照应,干活也有劲。一位工友说:“黄师傅,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应该歇一歇,享享福了。”黄师傅说:“习惯了,歇不下来,趁自己能干,为后人减轻点负担,一天不劳动,浑身不舒服啊。”说完乐呵呵的笑起来。

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

一公司独山毋敛古国项目测量班长——孙遗明

孙遗明,57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毋敛古国项目测量班班长,大家都称呼他“老孙”。81年铁道兵,入伍第三年便开始从事测量工作,至今已有34个年头。看老孙的工作简历,待过的项目不下十五个。听说老孙带出了很多徒弟,但是每次提起的时候,老孙就特别谦虚的说:“都是年轻人领悟能力强,学的快。”老孙总是步行去工地,每次见他,不是背着仪器走在去工地的路上,就是在施工现场测着标高、做着记录。经老孙测量的数据精准无误,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年过半百的他,从来不以老资格自居,常常冲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发扬铁道兵的先锋精神,给年轻人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老孙说,他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项目部做力所能及的事,发挥余热做贡献。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简介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

一公司海启四标项目技术员——刘飞

刘飞,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海启高速公路4标项目一名普通技术员。有人说90后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半点摧残,但是90后的刘飞,却成了小青年的标杆。从不知道钻孔桩如何控制技术要点,到能全面配合监理细致验桩;从不懂现场支模规范、钢筋绑扎要求、支架标准,到能亲自给工人示范,都是他日夜跑现场、研究图纸、不怕苦不怕累的回报。自去年7月进入海启四标项目,在年终考评中被评为“岗位标兵”,在今年“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中,获得三月份“岗位能手”的荣誉。谁说90后是矫情、任性的代名词?他们虽然技术不够娴熟,经验不够丰富,但他们有满腔的热血、虚心的态度和求知的好奇心。海启四标的90后们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辜负自己、辜负青春,奋进、奋进、奋进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海启四标项目模板工——孙帮金

孙帮金,44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海启高速公路4标项目桥涵工班一名普通的模板工。孙绑金从去年11月份加入海启高速建设的队伍以来,负责桥梁下构的模板支模以及绑扎工作。在工作中,他力求极致,在立柱、桥台、盖梁等支模前,都要仔细检查模板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是否光滑无坑洼现象;在绑扎底板、肋板、和顶板时,他不仅要钻进空间狭窄的角落,还要攀登到模板的最高处,检查碗扣架的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只要经过他手的支模和绑扎工序,质量保证,验收通过率100%。孙绑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筑路工,是一位视工作岗位为服务企业、奉献社会平台的筑路人,眼看着100多根合格的立柱亮晶晶的矗立在海启高速建设的现场上,他开心的说,筑路生活虽然苦和累,但是建造的都是精品工程,真值!

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简介

一公司海启高速公路6标项目——何文勇

何文勇,40岁,四川广元人,现为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海启高速公路6标第二十六工班盖梁组劳务工。16岁时,他便独自一人外出务工,长期摸爬滚打在施工一线,先后参与新疆、上海、浙江等地的房屋、地铁、铁路、公路等项目的建设。2016年10月,应老乡召唤来到海启高速公路,成了一名混凝土工。

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务工人员,但他爱好广泛。闲暇时喜欢跑步、听音乐,偶尔也跟工友们一起下象棋。工作虽然每天都要跟钢筋、混凝土、模板打交道,但枯燥的工作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工作的激情,生活中他阳光、亲和,工作中他踏实、肯钻研。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如今,走南闯北多年的何文勇十分看好“中国二十局”这块金字招牌。他说;“在这里,队长、工班长把咱当自家兄弟,而且工资从不拖欠。”谈到未来打算,他有些腼腆地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技艺过硬、受人尊敬的工匠,在自己手中多出精品工程;还有就是多挣钱,过年早回家,早见妻儿。”

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

一公司林拉项目女焊工——邓秀英

刚毅的眼神,闪烁的弧光,飞溅的焊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定很难相信在海拔4100多米的高原工地现场,这位身穿黄色工作服,左手执面罩,右手握焊枪的竟然是一位中年农民工女性。

她叫邓秀英,39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林拉项目焊接班班长。2016年4月,她随老公一起来到了高原,担任了由30多个大老爷们组成的焊接班班长。这个表面看似是男人从事的行当,在邓秀英眼里,女人更细腻,比男人会做的更好。一年半的时间里,邓秀英凭借巾帼不让须眉的倔强和拼劲,在林拉项目掀起的“大干90天”劳动竞赛活动中,她凭借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克服高原缺氧的困难,天天坚守在工地现场,有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为预制梁场制梁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秀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了完美,同时也把对高原在感情随融化的焊条融进了每一条焊缝之中……

姚丽简介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

一公司仁新高速项目电工——张新功

张新功 ,41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仁新高速项目电工,从28岁就从事电工岗位工作,已有13年之久的工作经验的他,是仁新项目的一名外聘专业电工,与大家共事转眼也已经快两年有头了,他爱岗敬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完成项目的管理制度,不论是烈烈炎日还是风雪天气,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生产与生活用电的日常维修、保养以及检查工作。常言道“吊儿郎当是电工”,在他身上却从没有出现过,无论从开工伊始,还是施工大干,以至于到现在工程即将收尾,为项目正常的用电提供了安全放心的保障。你若留心,工地上总能见到他窜梭的身影。这不五一节前,为排查节日安全用电隐患,他一如既往认真的梳理着工地每一个配电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姚丽简介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

一公司仁新高速项目平地机司机——樊卓荣

樊卓荣 ,58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仁新高速项目平地机司机, 从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樊卓荣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了不平凡的使命,如今已是接近杖乡之年的人,却依然工作在第一线,工地上总是有他的身影。作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平地机司机,他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以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顺利地完成路基平整任务,还带出了五名徒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他们平地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并且都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深得职工和领导干部的赞赏。他工作时务实认真、耐心细致,除了及时对他的“宝贝”进行维修保养外,还坚持刻苦钻研平地机操作业务知识,让自己更加精通平地机性能及操作技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看他的认真劲儿就知道他有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五一期间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不懈。

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简介

一公司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丁鹏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王晨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简介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

一公司日喀则农村公路项目——杨征兵

用脚步丈量蓝天——一顶雷锋帽,一件军大衣,手握棱镜杆、肩扛仪器箱,在海拔5400的雪域高原上穿梭——找点、定位、放样,他们就是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日喀则项目一群90后的测量工作者:丁鹏、王程、杨征兵,他们忍受着高原缺氧,艰辛路途、风餐露宿的施工环境,战斗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上,用他们的激情与汗水诠释对雪域高原的爱,用脚步丈量着这片蓝天,担负起工程质量的第一道防线。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苏州东环项目电工——成金荣

走在最前面的叫成金荣,59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苏州东环项目电工。1978年入伍的老铁道兵战士。看他肩上扛着电缆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像是拾到了什么宝贝一样。成金荣就是这样一个人,把工地当战场,把电缆线、配电箱当武器当朋友。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工作了近40年,书写了他的不平凡。

贡献者:姚姚丽_姚丽个人资料简介_姚丽简介

一公司南昌安置房项目部保洁员——陈尚联

陈尚联,59岁,中铁二十局一公司南昌安置房项目部保洁员,工作年来,他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维持着项目部的洁净与美丽。有时候我们吃饭后用来擦嘴的纸巾不小心丢在了垃圾桶的外面,他看见后都会主动地走过去弯下腰捡起纸巾扔进垃圾桶里,然后微笑着对我们说:“下次要注意啊”。他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抹去灰尘,都让这个项目部更加干净,天空更加蔚蓝,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一公司昆明西山区益宁路项目勤杂工——姚丽

姚丽,35岁,来自云南,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昆明西山区益宁路项目一名普通的勤杂工,每天天空刚刚亮,工人们就早早起来为一天额工作准备着,姚丽也不另外,因为学历不高,所以从事一些工地打杂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的姚丽特别卖力认真,瘦弱的身体干起活儿来一点也不比男人差。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姚姐”。云南的紫外线特别强,问她热不热的时候,她总是笑着说:“热,热,当然热,不过没关系,戴上口罩活儿一样干”。

从这些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美,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美,一种至真至纯的朴实之美;我们深深地感动着、敬佩着。在这里,让我们向全天下坚守在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致敬!点赞!(中铁二十局一公司蒋长江、雷强、孙丽华、邵小玲、吴田丽、陈凤、帅卿、吴晓誉、赵莉菲、毛超、乌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