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TFBOYS的声讨,百年前人们对谭鑫培也做过

时间:2024-06-28 07:46:42 分类: 来源:

作为一个80后老年人,声讨对娱乐圈的百年认知其实已经跟不上潮流。

在我眼中,前人所有的谭鑫女明星颜值都不如昭和时代的美女,男明星也比不上90年代的培也港台。

可是做过,因为大众传媒的声讨风行,许多如今的百年当红炸子鸡,我还是前人听过的。

TFBOYS|图片出自网络

比如“TFBOYS”,谭鑫他们的培也歌曲,我就记得“左手右手慢动作”。做过

稍微印象深刻的声讨是四字弟弟,演过影视剧。百年

但最近,前人这个组织搞的动静有些大,有不少网友打趣:“上次西安这么乱,还是安史之乱时期”。

所以,对这个现象就有了不少嘲讽的声音。

01

年轻人有自由“低俗”的权利

有些人说TFBOYS代表了审美的沉沦和低俗,这些流行文化会戕害年轻人,让年轻人误入歧途,直至娱乐至死。

但我们要明白,时间造成的柔焦效果:

一个年代里最怪异笨拙、俗气的明星,日后都会成为那个年代令人怀念的公众偶像,体现了某种代表那个时代且不久后即遭舍弃而不复返的特质。

如同老外当年群嘲席琳·迪翁,而今又把她称作划时代天后。

我们连王心凌——在她活跃时最被“看不起”的甜妹系偶像也视为集体回忆,我们甚至不惜去篡改公众记忆,去美化昔日的王心凌。

王心凌|图片出自网络

这甚至是京剧、昆曲这些艺术诞生之初的待遇。

昆曲诞生在京剧之前,经过晚明文人士大夫如屠隆、汤显祖等人的创作,成为了以表现男女爱情主题的曲艺。

像屠隆等人还有自己的戏班子,可以说从脚本创作、谱曲、表演全流程都高度参与,这也成了晚明风气开放包容的象征。

这一切,在咱大清来了后戛然而止。

清政府颁布的包括禁止官员拥有家庭戏班的禁令,使家庭昆曲剧团不复存在。

文人和绅士阶层与昆曲的密切联系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昆曲失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只能在苦苦撑持中不断衰落下去。

昆曲|图出自网络

但民间同样有娱乐需求,较之昆曲唱腔更为粗犷、语言更为杂乱、剧本逻辑漏洞严重的地方戏就流行了起来。

当时的地方戏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是因为民间剧作家创作水平自然不能与屠隆等人相比。

但他们也有优势,那就是更加贴近百姓,对民间艺术和大众语言相当熟悉,对普通观众的心态也比较了解,知道一出戏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秦腔大师魏长生在乾隆年间进京,迅速走火,抢占了昆曲的市场,以致“歌闻昆曲,辄哄然散去”。

秦腔|图出自网络

由于地方戏充满了生气,但肯定有很多带颜色的段子,而且演出的时候也不怎么含蓄。因此清廷出面,屡贴告示,禁止演出,魏长生被迫离京南下。

这就是著名的“花雅之争”,雅部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

乾隆80大寿,高朗亭率四大徽班进京,在南腔北调汇集,又戏曲了昆曲部分唱法的基础上,京剧最终诞生,且取代了昆曲的地位。

与昆曲比,更为低俗的花部最终胜利。

京剧|图出自网络

所以,年轻人有自由选择偶像的权利。

我们都喜欢罗大佑、黄沾,但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儿,我们不能因为听了一首《沧海一声笑》就去嘲讽年轻人“左手右手慢动作”低俗。

因为,听惯了革命歌曲的祖父辈,恐怕也接受不了你听《沧海一声笑》。

02

不要动不动上纲上线

如果局限于艺术高下讨论,那是可以理解的,即便吵得热火朝天,也正表明不同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但可怕的是上纲上线。

最义正词严的说法是将演唱会与华北水灾挂上钩,又是“戏子家事人人知,英雄枯骨无人问”,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都来了。

TFBOYS|图片出自网络

目力所及,一个最有跳跃感最莫名其妙的黑法是,“发现没有,自从TFBOYS以来,我们国家的大项体育一代不如一代”。

不得不说,大清亡了很久了,一些人的脑子并没有怎么进化。

京剧发展历程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谭鑫培。

之前的京剧表演,人们更多地记住班社。自谭鑫培出现后,京剧有了明星。

谭鑫培|图片出自网络

而且,京剧由之前的乡村覆盖到了城市,让许多达官贵人开始疯狂追星。

据说,谭鑫培、马连良这些人在演出后,银元是用马车往家驮的。

谭那时声名显赫,兼又得慈禧喜爱,因此,就是王公大臣也得给他面子。

有一次,满族高官那桐想请谭鑫培唱出戏,谭鑫培则说中堂要鑫培演戏,须中堂向我请安。

那桐为求一戏,还真就屈膝请安了。此事一时传为话柄,因按清制,大臣只对贝勒、郡王、亲王才行请安礼。

那桐|图片出自网络

大体因为诸如此类的事多了,“谭贝勒”之称也就不胫而走了。

可见,当时谭鑫培的偶像效应多么强大,满清的高官又是多么痴迷。

但对谭鑫培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还不乏大人物背书。

恭亲王奕䜣最喜欢听昆腔戏,他当时也听一些皮黄戏。但是谭鑫培的戏他却不爱听。

后来他弟弟奕譞问他:“你怎么不爱听‘小叫天儿’的戏呀?”六爷说:“我要听小叫天儿,还不如听旦角呢!”

恭亲王|图片出自网络

同样,裘盛戎就把金少山发展成了巧腔的裘派,现在演员都学这一派的花脸戏。

可是当时这一派刚出来的时候,有很多老都人不爱听,说是:“妹妹花脸”!

作为在梨园行当比谭鑫培资格更老的程长庚也说“子声太甘,近乎柔靡,亡国之音也。”

程长庚|图片出自网络

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加上满清在随后不久灭亡,遗老遗少在反思的同时,始终不忘“自己祖上也阔过”的心态,都把原因归咎为清廷贵族的腐化。

而最显眼的标志就是那桐这种玩物丧志的表现,所以当时都认为京剧是满清灭亡的重要推手。

但其实,清王朝的腐朽及必将灭亡的命运轨迹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古代王朝的必然结局,它的消亡与京剧没有一点关系。

如果认为,“成就一个王朝跨世纪的欢娱”的戏曲能够撼动国体进而导致国家灭亡,这未免太高估了国粹的影响力。

03

关键是花你钱了吗?

在晚清,京剧是人们宣泄大厦将倾引发的惶恐的最好方式,这才促成了京剧的繁荣。

杨小楼&谭鑫培|图片出自网络

惶恐的人越多,需要表达的情感越深刻,谭派艺术的生存土壤就越肥厚,直到变成“无腔不谭”的程度。

而这次TFBOYS的轰动,除了追星文化,同样有经济下行,每个人都过得不尽如意,所以需要情绪宣泄吗?

用我一位知名的媒体朋友的话来说,现在能追到的快乐,越来越少了,用一些无厘头的举动,去对抗生活的无意义感,是人在几乎看不到未来的绝境中,自救的本能啊。

将TFBOYS强行与宏大叙述角度挂钩,是强行深刻,同样是高看了这几个孩子。

本身有些人看不起他们,却又觉得他们有这么大的能量?难道这几个孩子各个都是秦桧?

再者,即便你完全与娱乐圈绝缘,你敢说你某种层面没追过星?

你难道没有觉得翟山鹰学识渊博,臧其超仗义执言?你有没有因为宋鸿兵的代言,而去买过泛亚的产品?

“反诈大师”翟山鹰|图片出自网络

咱们谁都不比谁高尚和智慧,只要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喜好。

至于在河北水灾期间,西安开演唱会,难道说在这期间,我们应该谢绝一切娱乐活动?

那你在这期间刷抖音,难道就只关注水灾,没有看搞笑段子?

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尊敬的,TFBOYS则是个别人的喜好,人家去看演唱会,也是为国家“刺激消费”作贡献。

虽然,我不喜欢TFBOYS,但我也懒得指摘那些粉丝。

如果有极个别的人在水灾期间确实做到了杜绝一切娱乐活动,请收下我发自肺腑的崇敬。

宋山木|图片出自网络

假设你一边刷短视频一边追剧,还对那些粉丝指点江山,我祝你长成宋山木!

号外!号外!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

↓↓↓